一声剧烈的爆炸声过后,南满铁路的断裂,断开了日军入侵中国的最后一条隔离带,战火纷飞,多少仁人志士从此为抵御外侮,殒身不恤——上将马占山,江桥抗战,铁骨铮铮,打响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将军杨靖宇,白山黑水,弹尽粮绝,仍与日寇砥砺周旋,最终热血溅霜雪,不负玉壶心;党员赵一曼,面对敌人百般拷打,坚贞不屈,身栖女儿列,心比男儿烈……是他们,以血为字,化骨成碑,提醒着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忘却的尊严之重。
风雨十四年,铁马冰河,九一八,入梦来。
走过星海横流,我看到第二块碑上的时间定格在1937年12月13日。
“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1937年的南京,风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惨无人道的日军大肆开展屠杀,路遍白骨,这一天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之痛。三十万,一个冰冷冷的数字,承载着三十万条鲜活的生命,三十万名大屠杀中的罹难者沉睡在了南京这片战火蹂躏过的荒芜之地,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北风今又是,杨柳岸堤,却不见,旧人归。
走过星海横流,我看到第三块碑上的时间定格在1945年9月2日。
一张纸,一根笔,伴随双方代表签下名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落下帷幕。等到消息传来,举国都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笑声与哭声交织在一起爆发开来,那是一种经历过绝望之后重获希望、得窥曙光的激烈情绪,抗日战争之耻已雪,重塑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脊梁之重。
太平畅九州,春风又来,润大地,换晴空。
野火沃土,多难兴邦,中华近代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奋斗史,石碑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永志国耻,勿忘昨天。
迈出星海横流,我来到现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接口。在这里,我们既是过去的接轨者,也是未来的连通者。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每一个当代青年都应知道过去,都应不忘过去,都应当拥有家国情怀,让我们接过他们的重担,走向明天,与时代接力,开辟一片崭新的蓝天。